新華三強勢進入運營商主戰場 打造運營商網絡“新格局”
時間:2016-08-31 09:56:57 來源:
當下,通信行業與以往已經大不相同。未來的通信行業勢必會成為一個嶄新的信息行業或者稱之為信息消費服務行業。在這個既傳統又現代的行業里,將會出現更豐富的業態,更成熟的商業模式,更有想法的競爭者和玩家。那么我們不禁要問:中國的運營商們準備好了嗎?ADSS光纜
隨著移動通信行業的快速發展,人類世界正在進入一個移動互聯的時代,這將會使得移動信息消費人群逐漸成為信息消費的主體。由于WiFi網絡的日益普及以及LTE網絡的部署和擴張,基于眾多新型多媒體服務的產生,未來這一趨勢將會繼續得以保持和強化。而語音、短信、彩信等傳統業務量的逐年下滑也在某種程度上預示著我國通信業發展模式依靠用戶紅利的時代已經終結,未來信息消費將向流量紅利和數據紅利過渡。ADSS光纜廠家
當前,流量運營或流量變現對于運營商來講是一個迫在眉睫的關鍵性任務。無論網絡如何擴容,資源日益緊張,不同用戶群體間流量使用的特征也在不斷分化、異化。穿戴式計算設備逐漸進入電子終端消費領域,IOT業務的蓬勃發展,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萬物互聯等新型業務不斷涌現,使得人們在生活和生產方式中對于傳統通信運營商能夠提供的鏈路和管道服務能力以及服務等級提出了更加明確的需求和挑戰。從另一個維度來思考,未來公眾用戶、政企客戶或行業客戶提出的業務承載的管道能力也未必就一定能完全依靠沒有經過變革和重構的運營商網絡去靈活適配和提供。ADSS
運營商轉型刻不容緩
運營商在實現流量運營或流量變現中存在巨大機遇,但也面臨著嚴峻挑戰,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商業模式發生巨大變化:三大運營商從業務發展初期的用戶紅利時代,到了中后期的低價競爭,為了能在有限的客戶資源中盡可能多分到一杯羹,大打價格戰已成為不爭和無奈的事實。其最終結果不是讓運營商們贏得了競爭優勢,而是弱化和稀釋了運營商端到端的鏈路和管道價值。此外,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和互聯網思維的興起,互聯網廠商采取了輕資產運營的商業模式,即通過終端用戶自助完成APP下載即快速實現了自身用戶的野蠻生長和市場業務的無邊界拓展,將用戶業務價值的實現嫁接在廉價的運營商管道批發價格上,云端互聯成為一種非常簡約而時尚的業務連接和用戶體驗模式。ADSS光纜
網絡和業務的邊界正發生悄然變化:運營商曾經引以為傲的“運營級”概念正在被現實弱化,運營商的網絡和企業網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同時運營商主網絡的業務和政企客戶業務的邊界也越來越模糊。虛擬運營商的出現和OTT廠商不斷提供挑戰運營商主營業務的新型業務能力,使得運營商逐漸認識到自身網絡不僅在架構上越來越僵化,而且網絡的投資收益比越來越低。此外,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使得運營商一方面越來越難以通過碼號作為基礎性資源建立和用戶的強綁定,另一方面,用戶可以通過QQ、微博、微信等擬身份直接建立和第三方的業務關聯能力,擺脫對運營商的網絡依賴。OPGW光纜
網絡漏斗與“三張網”遙相呼應
三大運營商當前的主網絡無外乎就是固定網絡和移動網絡;我們又將運營商政企客戶的專網或承載網稱之為政企專網或企業網CPN;OTT廠商利用運營商基礎網絡資源搭建的業務網絡我們姑且稱之為OTT業務網。如果我們把運營商主網絡、政企專網(或企業網)和OTT業務網比喻成是依次遞進并交集越來越明顯的自上而下形成的網絡漏斗時,我們不難發現,當前運營商主網絡中的用戶價值正在逐漸遷移到政企專網(或企業網)和OTT業務網當中,相反,主網絡中的用戶活性正在逐漸降低,為運營商主網絡能夠帶來的價值貢獻正在逐漸減退。當前,為了避免出現主網絡用戶和業務的快速流失,網絡運營商已經意識到以網絡為核心的運營模式必須向以用戶業務為核心的運營模式轉變。
我們在這一形式下提出了網絡漏斗的概念,用以解決運營商網絡和業務轉型的需要。運營商可以通過重新建構新的網絡實體和網絡環境,形成網絡漏斗中的逐級保護,平滑遷移的用戶流動機制。面向公眾用戶的主網絡,和以政企用戶為對象的政企網絡以及和OTT廠商形成對等議價能力的SDN/NFV開放網絡(即:行業云)將互為補充,遙相呼應,為不同屬性用戶提供彈性管道、隨選網絡和自助交付的網絡能力平臺,通過網絡切片服務能力將自身網絡的價值通過承載的業務級別進行重新定義,讓運營商最核心的網絡價值回歸到應有的地位,強化運營商作為網絡和其它基礎資源提供商的話語權。OPGW
從中國移動發布了NovoNet2020下一代網絡的發展理念,到中國電信發布CTNet2025白皮書,啟動“十年重構,翼啟升級”的戰略轉型,再到中國聯通在CUBE-Net2.0資源體系中強調計算和存儲資源的載體是DC并形成了網絡節點將從單一轉發的網元形態向轉發、存儲、計算協同的DC形態遷移的鮮明觀點,我們看到中國的運營商們正在重整旗鼓,開始了艱難的網絡轉型和業務轉型之旅。運營商們通過建構一個以云、網、端三級架構的FMC(固移融合)網絡、政企業務專網和適配OTT業務發展的SDN/NFV開放網絡,將用戶流失風險就會轉化成為不同用戶在運營商自有網絡體系中選擇不同業務模式的內部流動。用戶對于運營商的網絡業務貢獻仍將會伴隨著業務留存而持續下去,運營商通過網絡升級提供的差異化的端到端的服務能力也能形成運營商和OTT廠商進行廣泛而深入合作的商業生態基礎。
我們希望在運營商轉型過程中,新華三能夠借助十余年在企業網和互聯網行業的行業經驗以及新技術實踐,同時借力紫光華山(原惠普中國企業網業務單元)在服務器和存儲的高端制造經驗,為運營商網絡重構、新型業務網和行業云的建設貢獻我們的力量。同時,我們也在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專利和技術優勢,我們正在助力運營商打造流量變現的平臺,并快速開啟了數據變現能力的儲備進程。相信隨著新華三強勢進入運營商主戰場,我們和運營商之間的合作會越來越緊密,我們在網絡變革和業務多元化的未來也將會越走越近。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