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遭遇OTT 有線與中國聯通為何依然為3568撕逼
時間:2016-09-06 11:08:58 來源: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好像被很多中國人相信,但是,確實有些東西,不是有錢就可以買到,比如健康。即便是在商業領域,也會有一些非賣品。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很多視頻機構也是拿著錢買不到內容,為此苦惱彷徨甚至還要被告。ADSS光纜
不久前,歐洲杯還未結束,廣電系與電信系就圍繞轉播問題展開了混戰。據媒體報道,山東有線狀告山東聯通,涉嫌不正當競爭,理由是山東聯通擅自播出央視加密頻道第3/5/6/8套節目。當然,山東聯通也不甘示弱,聯通公司認為自己只負責播出管道的運營,播出內容由山東廣電新媒體與愛上電視來負責,山東有線是告錯了人。其實大家一眼就看出來了,都是為了央視五套這些比賽直播。ADSS光纜廠家
大家都知道,安裝了廣電有線電視之后,就會收看到央視標清和高清的電視節目,從1-13臺,應該超過十三套節目,但也有很多人不是裝的廣電的有線電視,而是電信運營商提供的IPTV,就會發現,自家的央視節目中沒有3、5、6、8頻道,也就是綜藝、體育、電影和電視劇頻道。當然,在有些地方的IPTV中會有。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呢?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差異,主要原因是,中央電視臺3、5、6、8套節目自1996年開播之日起,就是加密收費性質的電視節目,央視已將3、5、6、8套節目信號轉播經營權獨家授予中央衛星電視傳播中心,未經央視正式授權,在任何媒體中播出3、5、6、8套節目的行為均為侵權。央視3、5、6、8頻道是要額外收費的,這些頻道雖然看起來跟其它省級衛視一樣是開路頻道,但其卻是以付費電視名義開辦的,各地有線電視運營商需要每月每戶按時向衛傳中心繳費。
根據專家的介紹,原國家計委(計司價格函【1995】33號)文件規定,央視3、5、6、8四套節目在全國按照每月每戶2元的費用進行收費,地方廣電網絡運營商可向有線電視觀眾收取3至4元。央視考慮到各地的承受能力,根據我國各地實際經濟情況將收費標準調整為2元、1.7元、1.4元、1元。這就意味著,通常我們所說的有線電視基本收視費,里面有一部分是替央視代收的,你能看,是因為你交了錢。ADSS
眾所周知,現在收看電視節目大概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廣電的有線電視,一種是電信運營商的IPTV,還有一種就是OTT。廣電的有線電視直播效果好,操作簡單,但是不能互動,也不能自由選擇;OTT是不允許有直播的,而類似歐洲杯、奧運會這樣的體育賽事,必須看直播才過癮,OTT幾乎沒法用;電信運營商的IPTV可以有直播,而且還可以自由選擇,屬于目前狀態下比較合適的方式,可是,這些來自IPTV播控總平臺的信號,雖然有直播,卻往往有延時,至于央視的3、5、6、8,就處在了灰色地帶。
按照廣電的規定和歷史慣例,衛傳中心對于3、5、6、8頻道的授權只會向體系內部,不會向外。但是,衛傳中心也有自己的算盤。一是衛傳中心一直擔憂各地廣電少報用戶數量造成自己收入減少,二是有線電視的出賬用戶已經在減少,衛傳中心需要考慮新的業務增長點,三是電信運營商的IPTV總好過OTT,只要是交錢收看,給誰還不是一樣。OPGW光纜
因為,據說有線電視行業每年都要為此付出40億左右的成本,而這些付費頻道的獨播也幾乎成為了現在有線電視還沒有被很多人拋棄的唯一理由。如果央視體育頻道的獨家直播性質被打破,可以想見,有線電視的吸引力將徹底失去,甚至會迎來拆機潮。ADSS光纜廠家
于是,有線電視運營商和衛傳中心的利益開始出現不一致,肉爛在鍋里的格局也開始松動。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2015年我國IPTV用戶數達到4590萬戶,包括江蘇、四川、河北、山東、廣東等在內IPTV大省勢不可擋。如果再加上中國移動的上千萬OTT用戶,電信運營商TV用戶滲透率已經達到25%以上,衛傳中心開始重視起來。在一些地方,因為市場的誘惑,央視3、5、6、8頻道開始以每月每戶3元左右的費用傳輸到IPTV平臺,甚至一些地方為了發展用戶免費將信號供給IPTV平臺,有線電視運營商當然怒發沖冠。
于是,據傳在2016年4月,遼寧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召開“加強IPTV管理視頻”緊急會議,宣布立即停止IPTV違規傳送的央視3568頻道節目,隨后山東有線狀告山東聯通侵權。
要說起來,中國廣電的管理系統之復雜使得很少有人能清晰的弄明白其中的關系,到底侵權還是有權,確實很難說清楚。說侵權的言之鑿鑿,說正當的理據充分。如今,隨著新型媒體的興起,電視臺在與地方有線繳納落地費的談判中不斷提升話語權,IPTV又不需要各地衛視交費,甚至會花錢向其購買內容,在提供播控的總平臺和二季播控平臺或當地電視臺的新媒體公司分成,至于OTT更是多方發展尋求突破不敢怠慢,總之,肯定是逐漸冷落的此前最強勢的有線電視運營商們。
以山東這場訴訟為例,出現在其中的愛上電視傳媒有限公司是負責全國唯一的IPTV中央集成播控總平臺可經營性業務的運營機構,出資方來自中國網絡電視臺(央視國際)與上海廣播電視臺(百視通),如果與這家公司合作,就意味著可以做IPTV。按照規定,愛上電視要通過在地方的二級播控平臺與當地電信運營商對接,當地電視臺參與來自電信運營商的業務收入分成,還可以在IPTV內提供本地頻道節目。
所以,我們看到,當中國移動旗下咪咕視訊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6月30日宣布與央視旗下愛上電視傳媒有限公司簽署了IPTV業務戰略合作協議的時候引起了行業震動,這也是中國移動進軍IPTV的最基礎的業務準備。據說,西部某省移動就與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牌照運營公司合作直播歐洲杯,用OTT坐著IPTV的事而引監管機構大怒。與愛上電視簽署合作協議之后,中國移動的IPTV業務也就僅剩所謂的“牌照”待發,未來不久即將開始名正言順的IPTV業務布局。
在互聯網+和三網融合的時代,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住老百姓需求的膨脹,從傳統的有線電視到現在的IPTV,甚至是未來的OTT,即便是各種限制與廝打,也最終會走向未來。電視和視頻產業的商業模式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IPTV的發展與OTT的出現都不會是電視產業的衰敗原因,甚至有可能成為產業提升規模和效率的時機起點,但是,陳舊的觀念和落后的思維卻一定會是衰落的根本原因,故步自封和頑固不化帶來的肯定是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